資安等於生命安全!給孩子玩手機,注意五大重點

你同意家中孩子使用手機、平板電腦嗎?他有屬於自己Instagram、抖音帳號嗎?除了操作均一平台等課業用途,孩子每周使用3C用品多久時間?如果這些問題的答案,家長都回答:「是」,你可得特別注意!

因為美國兒童學會與加拿大兒童協會研究都指出,2歲以下的小孩不該接觸任何科技產品;35歲者,每天使用時間應少於一個小時,至於618歲的青少年,每天也不宜超過2小時。當近年頻傳青少年網路霸凌,甚至有多起少女透過網路交友,被不明人士誘拐離家的事件,我們更應提防,開放孩子使用手機等3C產品時,須格外小心他們的資訊安全!到底該怎麼做,有哪些重點需要提防,一起來看看這幾大注意事項!




  • 重點一:別讓孩子公開過多個資,被有心人士盜用或盯上
當孩子拿起3C產品前,我們務必要叮囑孩子,不論與網友交談,或者在社群平台自拍、發布個人心情,從姓名、生日、地址、電話等個人資訊,乃至於信用卡帳號、身份證字號,一定都不可以在個人心情裡張貼,免得被有心人士盜用,甚至成為犯罪工具;就連居家附近拍攝的相片,最好都不要公開發表。

20199月時,日本偶像團體成員松岡笑南的狂熱粉絲佐藤響,就利用松岡在帳號發表的自拍照片,放大其「瞳孔倒影」裡的電車車站,進而比對出偶像的住處位置,並且在松岡返家途中、四下無人時趁機加以猥褻。雖然事後嫌犯被捕,但連瞳孔倒影都能當成資訊來源,孩子發布訊息時更應該小心,班級同學、老師的照片,當然更不可以Po上網。最好的方法,是提醒孩子將發布訊息一律設為「僅開放好友權限閱讀」。

l   重點二:與孩子約法三章,規定網路使用時間

如果孩子希望使用網路,當然不可漫無邊際的滑下去,父母或監護人最好的因應方式,還是約定一個固定的使用時間,例如週末上午、頂多使用1小時,且每30分鐘須起身活動,不可從小做個「低頭族」!提醒各位家長,切勿讓孩子在睡前使用3C產品,因其發光螢幕會刺激、影響褪黑激素分泌,改變人的內分泌,容易讓孩子失眠。

l   重點三:善用網頁或設備的安全設定

現在孩子重點接觸的資訊來源,以Youtube或臉書、Instagram為大宗,以Youtube為例,目前已有孩童資訊安全管控協議,給家長作為參考;另外也有許多APP可協助家長,把關孩子接受的訊息安全,例如iPhone系列有內建的「引導使用模式」(在「設定」中的「輔助使用」下即可找到)功能,可以限制孩子只能使用手機裡其中一個App,且時間一到手機頁面就會鎖定,需要密碼才能再次開啟。Android系列手機啟動「螢幕釘選」也有類似的限制觀看功能。

l   重點四:3C不是獎賞,不是鼓勵

請您記得,3C只是一種增加效率的工具,千萬別將它拿來當成激勵孩子的獎勵,或者談判籌碼,「趕快把作業寫完(把飯吃乾淨),等一下就可以給你玩手機」,這樣的對話,切勿對孩子開口,避免孩子將把玩3C當成「乖寶寶的合格章」。

l   重點五:以身作則,適時創造無3C的家庭環境

大人使用3C時間長,現代人或多或少也會將工作帶回家,為了以身作則,避免孩子有樣學樣,我們應該在共同相處時間中,撥出特定一段空檔、甚至是一天,將時間完全留給家人彼此相處,不要使用3C產品,讓孩子知道,生活中沒有觸控螢幕,也能很有樂趣!(圖片及資料來源:教育部資安素養網)

留言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實驗國小校長的反思:原來,實驗對象根本不是孩子,而是家長與老師

怎樣的孩子適合念實驗國中?專訪芳和實驗中學校長黃婉茹

為什麼這間學校一年放四次假?不只是平日國內旅遊人數比較少這麼簡單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