怎樣的孩子適合念實驗國中?專訪芳和實驗中學校長黃婉茹
小學實驗教育如何順利銜接國中階段、為日後升學做好準備?向來是父母徬徨、甚至深感不安的課題。台北市現有芳和、民族與濱江等 3 所實驗國中,身為和平實小家長,我們應如何為孩子選擇?就讀實驗國中和進入一般國中,在學制上有何差異?為瞭解這些面向,家長會會長盧怡君、副會長魏明璁、副會長周岐原及秘書蘇珮儀,與芳和實驗國中校長 黃婉茹 面對面訪談,解答了許多疑惑。 12 月底這一天,走進芳和國中,看到許多行政人員交頭接耳,神情認真的開會討論,熱絡氣氛和台北外頭的寒冷天氣形成對比;笑稱自己沒有午餐習慣的黃校長,剛剛結束前一個會議,馬上又與和平實小家長們坐下長談,一聊就是 2 個多小時!以下是精采專訪的重點整理: 和平實小家長問(以下簡稱問):我們小學家長需要預備什麼,讓孩子能順利銜接實驗國中的學制? 芳和黃校長答(以下簡稱答):首先要與家長分享,國中與國小雖然都是國民教育一環,其實兩者教育目的、任務略有差異;芳和是實驗國中,也是公立學校,比起實驗教育機構的學生,可自行選擇是否參加會考,芳和的孩子仍要參加會考,測驗國文、英語、數學、社會、自然等五個科目的基本學力。 即使是和平家長,對於實驗教育已有一定認識,如果進來芳和就讀,也建議大家務必先放下原有認知及習慣,畢竟在會考這個框架下,即使芳和有本校特色的「跨領域科目」,但是課程結構不同於小學,所以分科教學仍是必要的設計,這一點可能是和平與芳和在課程安排上較顯著的差異。 問:芳和的實驗教學與實驗課程,表現在哪些方面? 答:轉型以來,我觀察到芳和老師比一般公立學校,最大差異應該是教學方法;我們採用多元面向來評量孩子的學習進程,而不再只是單一的填鴨教育及應試主義。在芳和,老師們更多採用實作、分組討論、問答回應、心智圖、九宮格思考等非紙筆測驗方式,擴充孩子的學習面向。 芳和的核心是探索式體驗學習,基本上就是 PBL (project-based learning ,專案式學習 ) 。我們強調這類核心課程要與真實世界連結,對社會外界發表;具體的主題包括像城市走讀、城市定向、城市檢核 ( 例如工地安全、移工問題、無障礙空間、民眾中西醫就診習慣、健保資源浪費問題… ) 等面向,都是芳和學生研究的主題。這種探索式學習,原本在轉型前已展開運作,我上任後進一步了解,決定以此作為學校轉型的核心。既然稱為探索式學習,某種程度上大人便需...